校長熱線:
139-0716-7286
為什么我不支持早戀?中學生學習太影響戀愛了
對于許多大學生而言,疫情,生生讓校園戀變成了異地戀。
而中學生情侶倒是因為同城,寒假偷偷溜出來約會一時半刻不是沒有可能。
尤其是看朋友圈那念高二的表妹大秀恩愛,我不覺有些哭笑不得。
早戀
早戀,或許是許多老師家長深惡痛絕之事。這也并不奇怪,畢竟早戀影響學習確有其事。
但作為一名學生,我對于早戀的顧慮倒不僅僅在此。
更多的,還是早戀對戀情本身的種種制約。
01
早戀不被祝福,容易使戀情不穩定
早戀往往都是地下戀情,見不得光的那種。
—旦曝光,就容易成為眾人非議的對象。自然,主要是長輩們的反對。
同學、朋友對于早戀倒是看起來寬容得多,畢竟滿足了他們的八卦之心。起哄、揶揄是同齡人的拿手好戲。
伙伴們的哄笑也常常成為早戀曝光的導火索,甚至會讓原本只是親密一些的異性好友也被誤解為戀人。
早戀學生劇照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取樂行為并不代表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支持、尊重這段戀情。
對于他們來說,觀看、評論別人的戀情不過是一項課余時間用來消遣的娛樂項目而已。
正如電影中,商業片往往是票房極高的類型,可評分卻基本上沉于市場底部。
早戀是不被祝福的,早戀的學生是不被認可的。
一旦出現什么問題,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同學,基本上第 一反應就是,你早戀了。
一直名列前茅的同學,若是爆出戀情,幾乎所有人都會更加看重他們下一次考試的表現。
考得好,有人會覺得,—時而已,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考得不好,就印證了他們的猜想。就說嘛,早戀影響學習。
他們會竭盡全力把你從神壇上拉下來。畢竟,如果你一邊早戀一邊學習,考試還甩他們一大截,會嚴重打擊別人的自信心、自尊感。
尋其根源,你做了別人想做但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
青春期的學生,身體發育漸趨成熟,心理也開始向往著與異性接觸。當旁人還在幻想著異性的美好,你已經將異性攬入懷中。
旁人的心情是復雜的。有羨慕,有嫉妒,有向往,有鄙夷,但很少能夠以平等姿態,以尊重的理念,給你祝福。
在哄笑聲中,在嬉鬧聲里,戀情搖搖欲墜。
成績稍微有些變動,大家都覺得,是早戀的禍患。
性情略略有點叛逆,大家都覺得,是早戀的影響。
—次兩次也許無礙,三次四次多少厭煩,五次六次可能就心理破防了。
當身邊所有人都覺得,你是因為早戀一步步墮落了,你自己的理智又能堅持多久。
有沒有可能,心中生發—絲絲懊悔、怨恨?
有沒有可能,對戀人產生—點點不滿、怒氣?
而若是成績本就平平無奇的同學,被人發現與成績優良同學的早戀端倪后成績有了上升,也會有人歸功于戀人。
不那么敏感的同學,也許聽說后會暗暗自喜;可若是自尊心較強的同學,很難接受這樣的看法。
成績的上升,很大程度是自己的努力換來??吹綉偃说膬?秀,希望與之并駕齊驅,成為不遜色于對方的存在。
暗地的刻苦努力,換來的卻是旁人以為的依附和借力。那種自己配不上對方的偏見,深深扎根于旁人,也Z終傷害自己、傷害戀情。
昔日因對方的美好決定與之攜手同行,他朝卻為各類瑣事將對方視為包袱、累整,早開的戀情就在質疑聲中消磨殆盡。
02
中學生學習強度大,留給戀情的時間不寬裕
除了因輿論壓力導致心態不穩定,陷入早戀的戀人本身對戀情的時間投入也不受自己控制。
中學生的課表,也許存在地區的差異,放學時間不太一致,但基本上上午、下午都是滿課的,更不用提早晚自習了。
不同于大學生,可能整個上午、整個下午甚至整天沒課,中學生的課表永遠安排得滿滿的。
所以,早戀的同學很難與正常的戀人一樣,想黏在一起就黏在一起,想一起吃飯就─起吃飯,想一起散步就─起散步。
早戀是那種,連對視都得用余光觀察旁人、連牽手都需要偷偷摸摸、連擁抱都需要踩點的戀情。
教室、食堂、操場,到處都是老師同學,好不容易尋覓到的僻靜處也可能有特地蹲點抓早戀學生約會的教導主任。
對中學生而言,除學校以外,只有家里是待的時間Z長的地方。
很顯然,家里也并不是個適合打情罵俏之處。
一來,兄弟姐妹,父母長輩都有可能撞破;二來,中學階段課程難度逐漸加大、課外作業開始變多,在學校上課—天的勞累之余,回到家中也并不得閑。
剔除學校與家庭,早戀的學生想要單獨相處,也就上學放學路上,以及無需補課的假期偷摸餾出家了。
這樣算下來,每天能夠給予戀人的時間實際寥寥可數,可能大部分時候只能是想念時遠遠看一眼對方。
可是愛情是需要時間來灌溉的。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卻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除開分配給學習的時間,他們很難再拿出別的精力來與戀人磨合。
戀人對于他們,常常是可望不可觸及的存在。他們愛上的,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幻覺。
一旦吵架,更是雪上加霜。他們很少有大把時間來理清自己與伴侶的關系,很少能夠認清自己與伴倡的問題。
這樣的戀情,很難長久的走下去。
03
中學生尚未經濟獨立,無法兌現對戀人的承諾
愛情有三大要素:激情、親密與承諾。
也許,早戀可以在對抗全世界、守住獨屬于兩個人的小秘密中獲取激情,可以在同窗同校時的各種小動作中達到親密,但承諾卻是絕大部分中學生情侶都無法兌現的。
中學生大部分時間是不自由的,小到學校的課表時間安排、放假調休,大到按成績分班擇校、隨父母工作調動而轉學或者搬家,都不是自己說了算。
平日里也許會因為老師的課后談話、家長臨時交待的家務,約好的事情無法兌現,一次次小小的摩擦也可能消磨相互的信任。
這些小誤會興許可以解釋、可以挽回,但涉及到文理分科、志愿填報的大事呢?
或許你們約好了要一起念文科或者理科,或者約好要一起去哪座城市、哪所大學,可是你們成績、專長、興趣并不相同,為了兌現承諾往往Z后要委屈某一方。
日后若是不能相守,對那作出犧牲的一方,一聲道歉是否真的可以償還。
更糟糕的情況是,父母不允許學生擅作主張。他們出于種種考量,想方設法阻撓你的決定,認定你是一時沖動。這時學生又該如何自處?
父母的操勞、年邁、病痛,還有家庭的收入水平,都會影響學生的決定。畢竟,中學生還沒有自己的工作,也就無法不聽從父母的訴求。
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不像大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兼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學著自己衡量風險、承擔后果,也就學著爭取自由。
有了選擇的自由,才能兌現對伴侶作出的承諾,才能讓戀情固若金湯。
想要早戀的同學,真的可以稍微等等。晚一點,心態、時間、經濟都準備好了再來迎接戀情,戀情會更美。
暫且將那份喜歡放在心底,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人、為了更美好的自己,默默努力。